千里之外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8日 阅读:929 次

千里之外


每次给老娘打电话都会有压力,一方面怕絮叨的叮嘱;也怕她说出自己哪里不舒服;千里之外的我表达苍白的关心真的能安慰到她吗。


老娘没有读过书,自己名字都写不好;属于淳朴的产业工人。原以为她的很多想法都是受老爸影响,老爸过世了才留意到其实老娘一直都有自己的主见。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因为老爸一直很任性,老娘又一直顺着他。


她是克己待人的性格,尽量自己吃亏受委屈也要让别人高兴。刚嫁到老爸家里时,吃饭都要看婆婆的脸色,人家脸色不好她宁可饿着肚子也不再吃了。


自己很节省总是吃剩饭剩菜,但勤俭持家的本领又难超越自己的婆婆。我的奶奶还是裹着小脚的,经历过真正的旧社会大饥荒。奶奶在冬天为了节省煤炭和木柴,晚上睡觉时会把第二天的早点,玉米面饼子和咸菜,用一块纱布包好掖在被子里。


老娘对亲人是大方的,该花的钱不吝啬;对亲戚往来从不占人家便宜,吃了一些亏也不在意。老爸却不同,老爸读书很厉害,五十年代大学生;但他对亲戚朋友的利益往来很计较,就是一点亏都不能吃,而且会牢牢的记住别人的不好,这些和老娘完全相反形成互补。


有一种说法是能长期生活一辈子的夫妻主要不是因为恩爱,而是源于互补。老爸很强势家里人要看他的脸色,但老爸没有财权,工资都是上交的,而且也不知道家里有多少存款。


印象中爷爷奶奶也是这样,奶奶超级节俭,爷爷花钱很大方。小时候经常和爷爷一起下饭店,爷爷也时常买糖果给我们吃,在那个年代是不多见的。


爷爷还时常讲他年轻时的故事给我听,有个段子印象深刻:爷爷刚闯关东的第一年,给地主干了一年的长工,工资是十八袋黄豆;爷爷赌钱,一晚上输光了一年的工资。


老爸很小的时候我的亲奶奶就去世了,小脚奶奶是老爸的继母,这些是我到二十岁后家里人才告诉我的,可能是认为不应该说这些事情,小脚奶奶对孩子们又非常好。


老爸九岁时和姑姑走路逃荒从山东高密来到东北吉林。他说过,那时候讨要玉米面饼子很容易,后来饼子太多要时不时打开包袱皮在太阳下晒一晒,防止长毛发霉。姑姑说,为啥把闯关东的山东人叫“山东棒子”,因为一路逃荒恶狗很多,要人手一根木棒。


老爸经历过几次强烈的饥饿体验,五六岁时在山东跟着大人在田间地头玩耍,饿的不行了就灌水,把肚子撑得鼓起来减轻饥饿感。还是不行就跑到放去年高粱秸秆的仓堆里,抱出那些抖过很多次的高粱头,抖出一些高粱粒吃,找到几粒粮食都是幸运的!


1960年时老爸是青壮年,配给的那点粮食根本吃不饱,他就会在下班后骑单车到郊区菜地里捡那些被菜农丢在地里的白菜叶子,回来煮了撒上一些酱油当主食吃。


老爸年青时长得帅气,那时候的人不看重这些,所以开始向老娘家里提亲姥姥和姥爷不太愿意;理由是老爸话比较多,给人不是很踏实的感觉。老娘后来和我说真实的原因是姥姥想让她一直照顾弟弟妹妹,不想她很快出嫁。


老娘性格中有很要强的一面,坚持自食其力,努力工作。年青时在砖厂一干就是很多年,都是体力活,每天汗水要湿透几次衣服。


生了我的两个姐姐后,老娘就不想再要孩子了,但爷爷奶奶和老爸都有男孩子传递香火的旧思想,总是给老娘压力。老娘是在不太情愿的心态下生了我。因为生了个八斤的大胖小子,有点像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老娘应该也是松了一口气。据说特殊待遇是坐月子时鸡蛋管够了吃。


老爸想在我身上做一些儿童早教类的实验,我在四岁就开始被上课,六岁前差不多学完了小学的课程。这直接导致我有一个沉闷的童年,主要是玩耍的时间太少了。


那时候住在吉林市一个叫莲花泡的地方,有前后院子的平房,经常是摇来晃去的一排小脑袋在窗外招呼我;这边老爸正守着小黑板讲得来劲,我幼小的心灵一定是受到了强烈的压抑,以至于一直清晰的记得那块邪恶的小黑板和老爸枯燥的授课方式。


到了初中我开始厌学,只要是课本上的一律感到厌烦,后来延伸到厌倦课堂环境;看到老师在讲台上卖力的倾诉着什么,我早已魂游天外。后来成绩滑坡,老爸应该是受到最大伤害的,我则心怀愧疚,越愧疚越讨厌功课自此形成恶性循环。



后来知道类似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高压,边界模糊,孩子以为这书是给家长读的,大学也是为别人考的,那自己肯定使不上什么劲:自律自制,他律他制。所以后来我面对自己孩子功课问题时强调的最多的是责任归属问题:书是为自己读的,试是为自己考的,可以不把成绩告诉我,爸妈只是辅助你完成学业。


另外在读书成绩这件事上深切的感受到老娘的无条件的爱,简单点说:儿子的成绩好坏,读什么大学,以后做什么工作都可以,老娘的爱不会变,和这些外在因素也没什么关系。


我刚到南方打工的前几年,老娘一看到关于广东的新闻就比较紧张,尤其是一些台风,洪水什么的自然灾害。也经常一想起我就掉眼泪。


原来想过,老爸老娘对我的教育挺失败的连个大学都没考上,后来想一想又应该是成功的咱也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再后来明白了,任何人走的路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是有一部分关联,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过分强调原生家庭和童年的人格养成是倾向学术的观点,实际情况是什么人都有,幸福童年也会出现人渣,历经磨难的小朋友也可以阳光健康。


这里的原因应该是复杂的,各种专家的观点和流派很多,有些还有冲突。但“个体化差异”和“爱的能力习得”是频率很高的两个观点,但也是和稀泥的意思,和没说差不多。


当然大多数人都是如我的成长轨迹这样平淡,非常幸运的从儿时的家庭中分离,自我独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应该是最值得感恩和去享受的。


享受平凡生活是重要能力,如林语堂说,幸福就是睡在家的床上,吃父母做的饭菜。






Tag: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